-
作者
陈悦陶士振杨怡青
-
单位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摘要
为揭示我国天然气藏中氦气形成条件与富集规律,寻找和发现富氦资源,基于各盆地氦气含量及同位素数据统计和综合研究,一是提出氦气“生—运—聚”系统,相对于天然气藏中的其他气体组分,首先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氦气分子结构简单、化学性质稳定,经历的组分分异和同位素分馏效应相对简单或较弱;氦源U和Th元素物理衰变及其释氦机理复杂、极低生氦速率和低浓度、高渗透和扩散性、聚集依附于载体气;同时又具有统一性,主要表现在氦气运聚成藏与分布同样遵循传统“含油气系统”和“成藏系统”的共性规律.二是指出我国各类常规—非常规天然气田中氦气广泛弥散分布,资源品位总体较低(多数体积分数为0.10%左右或0.10%以下的贫氦资源),但低中有高,非均质性强,存在富氦资源;同时我国氦气来源和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分块差异性,东部地区天然气中混入不同含量的幔源氦,甚至高达60%以上,载体气存在有机-无机复合等多种成因,中、西部地区氦气以壳源成因为主,西部构造岩浆活动区存在少量幔源氦的混入.三是提出氦气资源评价和选区方向,需要立足于盆地基底或盖层中富含放射性U和Th元素的较古老沉积岩(泥页岩、铝土岩等)、岩浆岩(花岗岩等)、变质岩(片麻岩等)等不同类型氦源辐射的有利载体气区,即近距古老优质氦源、深大断裂或构造岩浆活动、载体气规模发育及良好的保存条件,是氦气有利富集区.四是提出在产业链构建和发展中,坚持“资源优先”战略方向;坚持“资源龙头地位、提氦主体地位、运储战备地位”的战略思维;坚持以上游引领带动中下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
-
关键词
氦气稀有气体天然气藏(田)地球化学聚集规律前景展望产业链发展战略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2021ZG13);
-
文章目录
1 含油气盆地氦气地球化学与资源分布
1.1 东部盆地氦气地球化学与资源分布
1.1.1 松辽盆地氦气地球化学与资源分布
1.1.2 渤海湾盆地氦气地球化学与资源分布
1.1.3 苏北盆地氦气地球化学与资源分布
1.2 中部盆地氦气地球化学与资源分布
1.2.1 鄂尔多斯盆地氦气地球化学与资源分布
1.2.2 四川盆地氦气地球化学与资源分布
1.3 西部盆地氦气地球化学与资源分布
1.3.1 柴达木盆地氦气地球化学与资源分布
1.3.2 准噶尔盆地氦气地球化学与资源分布
1.3.3 塔里木盆地氦气地球化学与资源分布
2 水溶氦气地球化学特征与资源分布
3 氦气来源、运移和聚集特征
3.1 气藏中氦气来源及释氦机理
3.1.1 气藏中氦气来源
3.1.2 氦气生成与释放
3.2 富氦气藏形成条件与地质特征
3.3 氦气与天然气“生—运—聚”的共性与差异
3.3.1 氦气与天然气异源同储属性
3.3.2 氦气与天然气“生—运—聚”的共性与差异
4 氦气区域性分布差异及富集因素
4.1 氦气区域性分布特征
4.2 氦气富集因素与选区评价
5 中国氦气勘探开发前景与展望
5.1 “中国贫氦论”过于绝对和简单化
5.2 中国氦气勘探开发前景展望
6 氦气产业链发展战略思考
7 结 论
-
引用格式
陈悦,陶士振,杨怡青.中国氦气地球化学特征、聚集规律与前景展望[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52(01):145-167.DOI:10.13247/j.cnki.jcumt.00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