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当“形”范畴遇到“可供性”概念:一种技术哲学阐释
  • 作者

    曹东溟姜小慧吴俊杰

  • 单位

    东北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

  • 摘要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中国哲学中罕见的直言技术来源的观点之一。“形”范畴作为人参“象”悟“道”、制“器”造“物”的关节点,却未得到更为深入的探究。20世纪初,在人-外部世界界面——这个技术的缘起之地——出现了“可供性”范畴,可供性作为环境中蕴含的行动可能性,表明了物体与其所处环境之间存在着某种互补关系,彰显了“形”范畴的深刻内涵。将“形”作为研究技术起源的逻辑起点,展开对技术本体的哲学追问,不仅可以开辟新的技术哲学追问之路,也将有可能就此开启中西方关于技术的更广泛的、超越各种思维传统的思考与对话。
  • 关键词

    可供性技术环境老子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负责任创新(RI)的‘可供性’进路研究”(20BZX040);
  • 文章目录
    引言
    1 何谓“形”?
    2 遭遇“可供性”
    3“形”范畴与“可供性”概念的对比
    4“形”范畴的技术哲学意义
    5 结语
  • 引用格式
    曹东溟,姜小慧,吴俊杰.当“形”范畴遇到“可供性”概念:一种技术哲学阐释[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22,14(03):215-224.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