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华南高硫煤分布区酸性矿井水形成的地质环境特征研究
  • 作者

    李曦滨

  • 单位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

  • 摘要
    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是最重要的能源之一,而西南喀斯特地区煤炭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7.88%,主要集中在云贵川重庆等省市,由于早期地方无序和不合理的开采,引发一系列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其中,煤矿酸性矿井水已成为华南煤矿区开采最主要的污染源。酸性矿井水因中高硫煤层开采氧化形成,而我国高硫煤多分布在华南地区,煤炭资源量约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5%。针对华南高硫煤分布区矿井在开采及开采关闭后,产生大量的酸性矿井水,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和危害的水污染问题,从区域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的角度,对华南高硫煤分布的地质环境特征、成煤时期的沉积环境、含煤地层条件、中高硫煤区域分布、含硫量特征以及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等多项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明确了华南高硫煤开采区易产生酸性矿井水污染水环境的地质环境条件,为高硫煤矿区酸性矿井水的防治技术提供地质环境基础条件依据。
  • 关键词

    华南高硫煤分布区酸性矿井水地质环境特征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贵州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1]一般474);
  •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高硫煤的区域分布特征
    2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背景
    2.1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2.2 含煤区主要含水层特征
    1)湘中-赣中及东南含煤区。
    2)川东、川南-黔北、滇东-黔西、黔桂含煤区。
    3 高硫煤分布的地质环境特征
    3.1 沉积环境
    1)吴家坪期早期。
    2)吴家坪期晚期。
    3)长兴期。
    3.2 主要含煤地层
    3.3 高硫煤的含硫量特征
    4 煤矿开采对含水层结构的影响及酸性矿井水的演变作用
    4.1 煤矿开采对含水层结构的影响
    4.2 煤矿开采对酸性矿井水的演变作用
    1)氧化作用[10-13]。
    2)细菌作用[13-16]。
    3)水解作用。
    5 结语
  • 引用格式
    李曦滨.华南高硫煤分布区酸性矿井水形成的地质环境特征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22,34(S1):7-11.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