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框架与研究展望
  • 作者

    闫俊周朱露欣齐念念

  • 单位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商学院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 摘要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弥补了传统区域创新模式的缺陷,自提出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运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对近30年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旨在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理论框架,以期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在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内涵界定基础上,提出其具有网络效应性、协同共生性、本地嵌入性、自组织自调节性、自适应性和空间溢出性特征。从生态隐喻视角出发,提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包含创新主体、创新复合环境和创新资源3个基本要素。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三重、四重、五重、N重螺旋结构模型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具有促进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提高区域创新效率、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功能,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 关键词

    区域创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螺旋结构生态转型理论框架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2BJJ103);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22400410093);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2023-YYZD-27);郑州航院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基金项目(2021CX01,2022CX03,2022CX08);郑州航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zhjy2201);
  •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1.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
    1.1.1 网络结构视角
    1.1.2 制度环境视角
    1.1.3 地理空间视角
    1.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
    1.2.1 网络效应性
    1.2.2 协同共生性
    1.2.3 本地嵌入性
    1.2.4 自组织自调节性
    1.2.5 自适应性
    1.2.6 空间溢出性
    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
    2.1 创新主体
    2.1.1 大学和研究机构
    2.1.2 企业
    2.1.3 政府
    2.2 创新复合环境
    2.2.1 物质基础
    2.2.2 人文环境
    2.2.3 自然环境
    2.3 创新资源
    2.3.1 人力资源
    2.3.2 财力资源
    2.3.3 物力资源
    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3.1 三重螺旋
    3.2 四重螺旋
    3.3 五重螺旋
    3.4 N重螺旋
    4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
    4.1 促进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4.2 提高区域创新效率
    4.3 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 引用格式
    闫俊周,朱露欣,齐念念.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框架与研究展望[J].技术与创新管理,2022,43(06):620-631.DOI:10.14090/j.cnki.jscx.2022.0602.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