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锯末与低阶煤共降解对生物甲烷增效实验研究
  • 作者

    武 俐李啸林曹斌赵同谦刘兴勇

  • 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中原经济区煤层(页岩)气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 摘要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锯末与煤的质量比对产甲烷周期以及生物气组成的影响,确定了锯末与煤增产甲烷的最佳质量比。结果表明:驯化后的菌源主要由细菌(相对丰度为91.67%)和古菌(相对丰度为8.33%)组成;锯末与煤的质量比对产甲烷周期有影响,当锯末与煤的质量比分别为0∶1,0.5∶1,1∶1,1.5∶1时,产甲烷第一阶段为快速阶段(0 d~7 d),第二阶段为慢速阶段(7 d~28 d),而当锯末与煤的质量比为2∶1时,产甲烷的第一阶段是慢速阶段(0 d~14 d),第二阶段是快速阶段(14 d~28 d);在微生物降解煤产气过程中,添加适量的锯末可提高甲烷产量,但锯末过量会抑制甲烷产量,在锯末与煤的质量比分别为0.5∶1,1∶1,1.5∶1的条件下,扣除空白组(不含锯末和煤的混合物)甲烷产量(378.15μmol/g)后,锯末与煤共降解的甲烷产量分别为303.35 μmol/g,385.21 μmol/g,303.94 μmol/g,比煤单独降解的甲烷产量(268.83 μmol/L)分别增加了12.84%,43.29%和13.05%,而当锯末与煤的质量比为2∶1时,扣除空白组甲烷产量后,锯末与煤共降解的甲烷产量为95.19 μmol/g,比煤单独降解的甲烷产量减少了64.59%。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不同锯末和煤质量比对煤的降解程度影响不同。红外光谱分析发现,添加一定量的锯末后,会增加样品中碳碳双键含量,降低芳烃和羧基含量。一定量的锯末可提升微生物对煤的利用效率,增加生物甲烷产量,该方法可为增产生物甲烷量提供一种新思路。


  • 关键词

    生物甲烷增效锯末低阶煤微生物降解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