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1986—2012年俄罗斯核电公众接受度研究
  • 作者

    丁志萍

  • 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 摘要
    结合俄罗斯核电发展节点,俄罗斯核电公众接受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被动接受期、强烈反对期、事故影响淡化期、重新关注期。切尔诺贝利事故改变了公众对核电的看法,事故影响的负面信息被不断强化和扩大,公众对核电形成恐惧和抵触情绪。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带来的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使得公众更多关注国家前途和自身命运,对核电站建设不感兴趣或无暇考虑。2000年核电复兴战略实施以来,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开始逐步改善。ЦИРКОН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俄罗斯核电公众接受度出现了反转性的变化,45%的赞成比例超过了43%的反对比例。在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威权主义政治体制、原子能集团的垄断地位、欠佳的政策执行情况,以及先天不足的NGO组织都在制约着核电公众接受度的改善。在制度因素方面,核电公众接受度仍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 关键词

    俄罗斯核电公众接受度核电事故

  • 文章目录
    引言
    1 俄罗斯核电公众接受的历史
    1.1 被动接受期 (1954年—1986年4月)
    1.2 强烈反对期 (1986年4月—1989年)
    1.3 淡化期 (1989—2000年)
    1.4 重新关注期 (2000年至今)
    2 俄罗斯核电公众接受度的现状
    2.1 全民的接受度状况
    2.2 核电站区域的公众接受度状况
    2.3 俄罗斯核电公众接受度的特点
    2.4 公众的核恐慌事件
    2.5 公共组织的反核活动
    3 影响俄罗斯核电公众接受度的制度因素分析
    3.1 威权主义的政治体制
    3.2 原子能集团的垄断地位
    3.3 政策执行情况欠佳
    3.4 NGO组织的作用微弱
    4 展望
  • 引用格式
    丁志萍.1986—2012年俄罗斯核电公众接受度研究[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4,6(02):179-189.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