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技术哲学的未来——有,但在哪个星球?
  • 作者

    兰登·温纳王大洲李秀波

  • 单位

    伦斯勒理工学院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 摘要
    指出两个特别有趣和急迫的技术哲学思考方向:一个关乎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所展现出来的社会政治含义;另一个关乎人类社会赖以存续的物质基础——能源危机和气候模式的变化。就前者而言,必须防范日益扩展的信息技术系统对人类自由的潜在威胁,哲学家们应该积极更新他们关于网络社会之政治属性及其蕴含的公众生活质量的思辨与论断;就后者而言,能源危机和气候崩溃很可能会造成人类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及社会、文化和政治模式的长久破坏。因此,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技术哲学必须以某种方式应对我们现在还毫无准备的各种极端的、终究是物质性的断裂,必须再一次开始"思所不可思者"。
  • 关键词

    技术哲学信息技术能源危机全球变暖断裂现象

  • 文章目录
    1 民主与安全
    2 不可想象的变化
  • 引用格式
    兰登·温纳,王大洲,李秀波.技术哲学的未来——有,但在哪个星球?[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4,6(02):141-145.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