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新情况及调水思考
  • 作者

    刘世庆

  • 单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摘要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涉及青藏高原三江源头和藏族聚居区,地质生态脆弱,民族宗教敏感,调水水源不可靠,西线工程不可行,不易行。近年来,黄河泥沙锐减,水权转换试点和节水成效初显。南水北调东线中线竣工,西线调水途径拓宽,西线工程不必行,不应行。调水思路:调整"八七分水"方案,调整西线取水位置,保水节水以增加黄河水源,推进水权置换和节水行动,上中下游统筹,黄河、长江两全,高水高用,量水而行,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健康河流。
  •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地质生态黄沙泥沙八七分水高水高用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流域经济与政区经济协同发展研究”(12&ZD201);
  • 文章目录
    1 制约西线调水的关键问题更加严峻:西线工程不能行、不可行、不易行
    1.1 地质生态脆弱, 西线工程不能行
    1.2 调水量无保障, 西线工程不可行
    1.3 民族宗教敏感, 西线工程不易行
    2 影响西线决策的背景发生可喜变化:西线工程不宜行、不应行、不必行
    2.1 黄河水情、沙情出现新变化, 泥沙锐减
    2.2 黄河上游缺水存在认识误区, 黄河上游是制度性缺水而非资源性缺水
    2.3 东线、中线折射出的尴尬实情:调水价格高企, 多个城市不要南水北调水
    2.4 未来我国气候变化趋势的新认识:北湿南干的可能性探讨
    2.5 钱正英、林一山等老前辈的调水思考:高水高用、水源可靠、科学调水
    3 西线调水新思路:节水优先、科学调水、高水高用、量水而行、建设健康黄河
    3.1 调整“八七分水”方案, 解决黄河上游制度性缺水, 实现高水高用
    3.2 调整西线取水位置:避免重大风险, 保障调水水源
    3.3 保水节水优先, 培养“造血”机制, 建设健康黄河
    3.4 发挥经济杠杆作用, 促进节水和布局优化及公平发展
    3.5 总结东线和中线的运行情况, 深化认识, 优化规划
    3.6 落实中央新时期治水思路, 以水定城、以水定人、以水定产, 调整结构、优化布局, 设置长江调水红线
    3.7 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科学专家的意见
    3.8 增加对“影响区”中下游的分析
    3.9 推进决策科学化, 公开、透明、问责
    3.1 0 为长江源头和上游欠发达区域留出未来发展空间
    4 结语
    4.1 黄河上游不缺水, 东、中、西三条线路可以替代而且应该优化布局——这个误区的澄清, 帮助我们解开了许多死结
    4.2 不能在太岁头上动土!——西线工程是一个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不可行、不易行、不应行的极高风险项目
    4.3 新情况与新思路, 黄河泥沙锐减, 水权转换和节水成效初显, 东线中线竣工, 调水需要新思路——上中下游统筹, 黄河长江两全, 节水优先, 高水高用, 量水而行, 转变发展方式, 建设健康河流
  • 引用格式
    刘世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新情况及调水思考[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4,6(04):332-343.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