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靳贝贝张传东刁文博姚娇娇
-
单位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勘查院河南省金属矿产深孔钻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摘要
矿区经过多年的露天粗放式开采,形成了12处边坡及相对应的采矿平台,对原有地质环境条件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共计损毁土地面积11.860 9hm2。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通过对栾川县历史遗留露天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调查,讨论了治理区生态恢复治理方法,采取坡修整工程、场地平整工程、挡土保水岸墙工程、排水沟工程、垫渣和覆土工程、生物工程及后期养护等最优的生态恢复工程,达到改善治理区生态环境和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目的,缓解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同时,可取得较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利于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
-
关键词
栾川县地质环境特征生态环境恢复效益评价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河南省废弃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专项(豫自然资[2020]024);
-
文章目录
1 治理区地质环境概况
1.1 地层岩性
1.2 地质构造
1.3 水文地质条件
1.4 工程地质条件
(1)大理岩。
(2)破碎带角砾岩。
2 矿区现状
2.1 地质灾害
(1)治理1区。
(2)治理2区。
(3)治理3区。
2.2 含水层破坏
2.3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1)治理1区。
(2)治理2区。
(3)勘查3区。
2.4 土地资源破坏
3 修复工程讨论
3.1 边坡修整工程
(1)治理1区。
(2)治理2区。
(3)治理3区。
3.2 场地平整工程
3.3 挡土保水岸墙工程
3.4 截、排水工程
3.5 垫渣和覆土工程
3.6 植被恢复
4 效益分析
4.1 社会效益
4.2 环境效益
4.3 经济效益
5 结语
-
引用格式
靳贝贝,张传东,刁文博,姚娇娇.栾川县百炉沟废弃露天矿山地质环境特征及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研究[J].能源与环保,2022,44(12):129-134.DOI:10.19389/j.cnki.1003-0506.2022.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