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链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以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为例
-
73
-
作者
张丹宁宋雪峰
-
单位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
摘要
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产业链现代化内涵包括“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基础支撑力”的本质内涵和“安全化”“数字化”与“生态化”的时代内涵。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动力机制是打破“产业基础”“环境”与“制度”等制约因素,从而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驱动力。在产业实践中,中国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是率先以产业链形态进入全球市场的典型案例,其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实现程度对其他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下,“构建产业链生态”“锻长板补短板”“打造区域产业集群”和“加强政策联动”是提升中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主要发展路径。
-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产业链现代化动力机制实践路径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0307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8YJC790211);
-
文章目录
一 新发展格局的内涵和特征
(一)新发展格局的内涵
(二)新发展格局的特征
1.“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
2.“由外向内”转变为“由内促外”
3.“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
二 产业链现代化的演进与内涵
(一)中国产业链现代化的演进
1.“欧美—全球”供应链体系发展阶段
2.“欧美德日—亚洲四小龙—全球”供应链体系发展阶段
3.“发达经济体—中国—全球”供应链体系发展阶段
4.“美德中‘圈层’区域化”供应链体系发展阶段
(二)产业链现代化的内涵
三 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制约因素与动力机制
(一)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制约因素
1.产业基础制约
2.环境制约
3.制度制约
(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动力机制
四 产业实践:中国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一)产业适用性
(二)中国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现程度
1.本质内涵:“三力体系”
2.时代内涵:“三化体系”
五 中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路径
(一)破除要素约束,强化产业链生态培育
(二)精准发力,“锻长板”与“补短板”齐头并进
(三)依托优势,打造特色化“区域产业集群”
(四)“政策联动”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协调发展
-
引用格式
张丹宁,宋雪峰.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链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以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为例[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5(02):111-121.DOI:10.13582/j.cnki.1672-7835.202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