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刘洋李端祥
-
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职业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
摘要
作为城市基层治理基本单元的街道人民公社是以原"街居制"为基础,在当时党中央强有力的政策指导下,通过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形成确立起来的。治理方面采用"政社合一""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的单位管理体制,具有"治理主体一元化、治理方式行政化、资源配置计划化"等特点。反思其治理中的得失利弊,吸取其经验教训,期冀为当下改革创新城市社区治理提供有益启示。
-
关键词
街道人民公社单位制治理特点启示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DJ001);湖南省党建理论基地专项资助项目(17DJYJY07);
-
文章目录
一街道人民公社“单位制”格局的形成确立
(一)街道人民公社“单位制”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街道人民公社“单位制”形成的政策依据
(三)街道人民公社化标志着“单位制”治理格局的确立
二街道人民公社“单位制”治理的特点
(一)治理主体的一元化
(二)治理方式的行政化
(三)资源配置的计划化
三街道人民公社“单位制”治理的利与弊
四街道人民公社“单位制”治理的当代启示
(一)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城市社区治理新格局
(二)构建法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的城市社区有效治理体制
(三)完善城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治理体制
-
引用格式
刘洋,李端祥.街道人民公社“单位制”治理及其当代启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3(02):80-86.DOI:10.13582/j.cnki.1672-7835.2020.02.013.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