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资本论》机器大生产理论视角下的人工智能就业创造效应探析
  • 作者

    吴宇轩杨小勇

  • 单位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摘要
    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就业既具有创造效应,又具有替代效应。由于人工智能与机器具有相似性,所以从《资本论》机器大生产理论出发来理解人工智能的就业创造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资本论》机器大生产理论,机器在直接应用它的部门会排挤工人,但同时能够促使其他部门劳动的增加。人工智能的就业创造效应与此类似,并且其创造效应强弱由制度因素、经济禀赋及科技发展等因素决定。随着人工智能日益深刻地改变我国的就业市场,社会劳动力在不同部门间的流动将会增加。因此,需要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转换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人工智能的就业创造效应。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工智能机器劳动力就业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KS053);
  • 文章目录
    一人工智能与机器的相似性
    二基于机器大生产理论对人工智能就业创造效应的解释
    三人工智能就业创造效应强弱的影响因素
    四结语
  • 引用格式
    吴宇轩,杨小勇.《资本论》机器大生产理论视角下的人工智能就业创造效应探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3(02):60-65.DOI:10.13582/j.cnki.1672-7835.2020.02.010.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