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儒家“仁爱”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 作者

    虞花荣付英娜

  • 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摘要
    儒家"仁爱"思想具有丰厚的价值底蕴,是以"亲亲""仁民""爱物"为逻辑展开的理念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儒家"仁爱"思想为理论渊源,汲取了"仁者爱人"的精神内核、"忠恕之道"的践行之法、"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同时,它作为一种崭新的理论形态,基于对现实的思考,消解并超越了儒家"仁爱"思想遗留的时代局限:调和了"等级秩序"的内在矛盾,打破了传统"天下"的固定认知,实现了"义利"的真正统一。这一继承与超越使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得到理论提升,又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新模式与精神动源。
  • 关键词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儒家“仁爱”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阶段性成果;
  • 文章目录
    一儒家“仁爱”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亲亲”
    (二) “仁民”
    (三) “爱物”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内在传承
    (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传承了儒家“仁者爱人”的精神内核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传承了儒家“忠恕之道”的践行之法
    (三)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传承了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儒家“仁爱”思想的现实超越
    (一) 超越封建等级秩序
    (二) 超越传统“天下”观
    (三) 超越传统“义利”观
  • 引用格式
    虞花荣,付英娜.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儒家“仁爱”思想的继承和超越[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2(04):106-111.DOI:10.13582/j.cnki.1672-7835.2019.04.015.
  • 相关专题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