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巴黎协定》“适应”制度评析
  • 作者

    许健钱林

  • 单位

    福州大学法学院

  • 摘要
    2015年通过的《巴黎协定》第七条及其相关规定设立了"适应"制度的大致框架,规定了全球适应目标、国际社会在"适应"领域的合作与支持,以及国家驱动为主的"适应"模式,极大地推动了"适应"在国际环境立法中的发展。然而《巴黎协定》中"适应"制度存在着全球适应目标模糊、资金分配失衡、追踪机制框架化等问题,影响着"适应"制度的实施效果。对此,有必要以国家自主贡献为依托,通过平衡"减缓"与"适应"资金分配等方式完善"适应"制度。此外,中国应当重视与《巴黎协定》"适应"制度的衔接,积极开展"适应"行动。
  • 关键词

    “适应”《巴黎协定》全球适应目标国际合作国家驱动中国应对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省部级课题“福建省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法规研究”(2017R0050);
  • 文章目录
    一、“适应”内涵及其制度概览
    二、《巴黎协定》“适应”制度的优劣及解决方案
    (一) 亟待量化的全球“适应”目标
    (二) “适应”的国际合作制度需要细化
    (三) “适应”资金制度尚不明确
    (四) “适应”的国家驱动模式仍不完善
    三、《巴黎协定》“适应”制度下的中国应对
  • 引用格式
    许健,钱林.《巴黎协定》“适应”制度评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7(02):41-48.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