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孙日华任欣
-
单位
河北地质大学法政学院
-
摘要
在环境矛盾日渐突出的背景下,加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可以形成对生态环境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激励。但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在运行中却存在诸多困境,应在目标上"管住"环境领域行政行为的风险,促进公民参与;在运行模式基础上,以经济学的方法寻求制度困境的根源;在路径构建上关注运行整体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诉后保障的建立。通过运行制度的完善、运行过程的革新和保障机制的塑造促进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机制优化。
-
关键词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激励机制博弈信息差异环境权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项目“依法治国背景下河北省社会矛盾解决的法律适用方法研究”(BJ2014095);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涉法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研究”(2014040104);
-
文章目录
一、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点
(一)环境权理论
(二)环境公共信托理论
(三)控权—平衡理论
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运行的现实考问
(一)制度依据
(二)现实考问
三、现实困境下的内在逻辑
(一)双重博弈下的策略选择
(二)利益趋向下的自主选择
(三)信息差异下的现实困境
四、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运行机制的优化
(一)制度完善:优化的前提
(二)过程革新:优化的推进
(三)诉后机制建立:优化的保障
五、结语
-
引用格式
孙日华,任欣.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运行困境与机制优化[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8(02):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