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董彪
-
单位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
-
摘要
智能机器范式发生了从他主到自主的转型,智能机器的权利需求成为前瞻性思考和预测的对象。在技术控制论逻辑下,智能机器自主性被解释为人类智能的延伸;在技术失控论逻辑下,智能机器自主性被解释为人工智能的创造性。在智能机器自主性不同解释路径下,关于偏离行为的认识有所差别,影响法律责任归属的认定。需要考虑规则设计的前瞻性、保守性、可行性、阶段性及限度等因素,在区分智能机器主体属性和工具属性的基础上,对智能机器自主性进行法律规制。
-
关键词
智能机器自主性解释路径主体属性工具属性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人工智能时代新型民事法律责任规则研究”(18YJC820014);
-
文章目录
一、智能机器自主性的法律想象
(一)范式转型的法律想象:机器范式由他主向自主转型
(二)主宰权转移的法律想象:人工智能的创世纪
(三)权利需求的法律想象:智能机器或机器人的权利
二、智能机器自主性的解释路径
(一)技术控逻辑:人类智能延伸说
(二)技术失控逻辑:人工智能创造说
(三)不同解释路径下对偏离现象的认识
1.人类智能延伸说解释路径下对偏离行为的认识
2.人工智能创造说解释路径下对偏离行为的认识
三、智能机器自主性的法律规制
(一)智能机器自主性的法律规制的逻辑基点
1.智能机器自主性规则设计的前瞻性与保守性
2.智能机器自主性规则设计的可行性及其限度
3.智能机器自主性规则设计的阶段性分析
(二)主体属性视角下的规制:面向未来的考察
(三)工具属性视角下的规制:基于现实的判断
四、余论
-
引用格式
董彪.智能机器自主性的法律意涵与规则考量[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9(02):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