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智能机器自主性的法律意涵与规则考量
  • 作者

    董彪

  • 单位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

  • 摘要
    智能机器范式发生了从他主到自主的转型,智能机器的权利需求成为前瞻性思考和预测的对象。在技术控制论逻辑下,智能机器自主性被解释为人类智能的延伸;在技术失控论逻辑下,智能机器自主性被解释为人工智能的创造性。在智能机器自主性不同解释路径下,关于偏离行为的认识有所差别,影响法律责任归属的认定。需要考虑规则设计的前瞻性、保守性、可行性、阶段性及限度等因素,在区分智能机器主体属性和工具属性的基础上,对智能机器自主性进行法律规制。
  • 关键词

    智能机器自主性解释路径主体属性工具属性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人工智能时代新型民事法律责任规则研究”(18YJC820014);
  • 文章目录
    一、智能机器自主性的法律想象
    (一)范式转型的法律想象:机器范式由他主向自主转型
    (二)主宰权转移的法律想象:人工智能的创世纪
    (三)权利需求的法律想象:智能机器或机器人的权利
    二、智能机器自主性的解释路径
    (一)技术控逻辑:人类智能延伸说
    (二)技术失控逻辑:人工智能创造说
    (三)不同解释路径下对偏离现象的认识
    1.人类智能延伸说解释路径下对偏离行为的认识
    2.人工智能创造说解释路径下对偏离行为的认识
    三、智能机器自主性的法律规制
    (一)智能机器自主性的法律规制的逻辑基点
    1.智能机器自主性规则设计的前瞻性与保守性
    2.智能机器自主性规则设计的可行性及其限度
    3.智能机器自主性规则设计的阶段性分析
    (二)主体属性视角下的规制:面向未来的考察
    (三)工具属性视角下的规制:基于现实的判断
    四、余论
  • 引用格式
    董彪.智能机器自主性的法律意涵与规则考量[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9(02):1-7+20.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