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杨洋张蕴
-
单位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摘要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起点,是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时代凝结,也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最新注解。"生命共同体"理念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根本出发点,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视角,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以及共进共荣关系,以此回应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争论,并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时代境遇倡导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解。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构路径来看,"生命共同体"理念主张从认识论层面破除极端主客体主义的弊端,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在发展论层面主张推进"绿色化"的发展方式,在方法论层面主张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方向。
-
关键词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态文明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重庆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2019ZDMK01);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8SKSJ063);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纪律文化研究中心项目(JLWH201804);
-
文章目录
一、“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思想文化基因
第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基础。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文化渊源。
二、“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内在意蕴
第一,人与自然在存在视域下的共生共存关系。
第二,人与自然在发展视域下的共进共荣关系。
第三,“生命共同体”理念最终指向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解”。
三、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实践要求
第一,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需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第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需要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需要推进“绿色化”的发展方式。
四、结 语
-
引用格式
杨洋,张蕴.生态文明视阈下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逻辑理路探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03):28-33.DOI:10.16698/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20.03.005.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