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生态文明视阈下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逻辑理路探析
  • 作者

    杨洋张蕴

  • 单位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摘要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起点,是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时代凝结,也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最新注解。"生命共同体"理念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根本出发点,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视角,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以及共进共荣关系,以此回应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争论,并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时代境遇倡导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解。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构路径来看,"生命共同体"理念主张从认识论层面破除极端主客体主义的弊端,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在发展论层面主张推进"绿色化"的发展方式,在方法论层面主张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方向。
  • 关键词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态文明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重庆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2019ZDMK01);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8SKSJ063);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纪律文化研究中心项目(JLWH201804);
  • 文章目录
    一、“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思想文化基因
    第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基础。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文化渊源。
    二、“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内在意蕴
    第一,人与自然在存在视域下的共生共存关系。
    第二,人与自然在发展视域下的共进共荣关系。
    第三,“生命共同体”理念最终指向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解”。
    三、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实践要求
    第一,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需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第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需要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需要推进“绿色化”的发展方式。
    四、结 语
  • 引用格式
    杨洋,张蕴.生态文明视阈下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逻辑理路探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03):28-33.DOI:10.16698/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20.03.005.
  • 相关专题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