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人脸识别技术下的个人信息保护——以设计保护为进路
  • 作者

    张宇轩

  • 单位

    天津大学法学院

  • 摘要
    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利好的同时,也对个人信息保护带来了挑战。面部信息是重要的生物识别信息,所攸关之人格利益甚巨。在人脸识别技术场景下,传统的个人信息保护方法存在种种不适应性,故有必要探索新的保护路径。通过设计保护个人信息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新模式,具有诸多优势。通过将需遵循的法律需求和待满足的系统目的嵌入系统之中、设定默认保护、进行风险评估等手段,设计保护模式,可有效化解人脸识别技术带来的个人信息危机。
  • 关键词

    人脸识别面部信息信息保护嵌入系统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19SFB2045);
  •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一)人脸识别技术的兴起
    (二)人脸识别技术侵权问题的特殊性
    第一,获取的信息更全面。
    第二,侵权主体难以确定。
    第三,侵权行为更加隐蔽。
    第四,损害后果具有严重性和不可逆转性。
    二、刷脸技术下传统个人信息保护方法的困境
    (一)目的拘束原则难以适用
    第一,发展现状的限制。
    第二,系统功能的冲击。
    第三,配套制度的缺失。
    (二)知情同意原则难以奏效
    (三)事后救济模式难以止损
    三、刷脸时代通过“设计”保护个人信息的新思路
    (一)个人信息设计保护方法的优越性
    (1)事先积极预防。
    (2)用户利益至上。
    (3)平衡公私利益。
    (4)延长保护周期。
    (5)设计嵌入系统。
    (二)人脸识别技术下设计保护方法的具体应用
    四、结 语
  • 引用格式
    张宇轩.人脸识别技术下的个人信息保护——以设计保护为进路[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02):18-24.DOI:10.16698/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21.02.003.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