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郭兴莉刘晓晖
-
单位
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
摘要
文章通过聚焦韩南《十二楼》《无声戏》和《明朝爱情故事》3部明清短篇小说译本,以搜集的171条俗语译例为基础,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观照,从"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出发,解析韩南的翻译动因、读者意识和兼容思维等"翻译外"行为,对其俗语求真与务实翻译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韩南翻译的内外行为皆对译本生成起到重要作用,在英译俗语时表现出鲜明的文化认同立场。本文对解读译者"翻译外"行为与"翻译内"行为的深度联系、审视汉学家译者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发挥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韩南俗语英译译者行为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L19BYY022);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2020学年研究生创新项目(YJSCX-2019-34);
-
文章目录
一、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概述与应用性解析
二、韩南的翻译动机与求真性翻译
三、韩南的读者意识与务实性翻译
四、韩南的兼容思维与半求真半务实性翻译
五、韩南俗语译法与其“求真—务实”倾向性
六、结 语
-
引用格式
郭兴莉,刘晓晖.汉学家韩南俗语英译行为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03):64-69.DOI:10.16698/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21.0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