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梁虹刘春花唐敏康
-
单位
深圳市应急管理学会深圳市福田区现代城市安全与应急发展研究中心
-
摘要
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风险防控是韧性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城市韧性的试金石。本文运用韧性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公共卫生安全的视角探讨了韧性城市建设存在的短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表明,健康韧性城市的建设,一是必须从区域空间、城市空间和社区空间三个不同层面加强治理,提升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冗余度;二是必须从法律法规、监测预警、疫情防控以及防灾救助体系等方面完善建设;三是必须要把健康韧性城市的建设过程视为一种防灾减灾社会文化的养成过程,强化公民防灾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四是必须从应急医疗物资的储备制度、储备方式、调用制度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升应急物资的可持续保障。
-
关键词
公共卫生健康韧性城市空间治理防灾文化保险救助
-
文章目录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韧性城市建设
二、健康韧性城市的建设
(一)城市防灾空间治理——空间韧性的提升
1.区域空间治理
2.城市空间治理
3. 社区空间治理
(二)城市应急体系管理——组织/制度韧性的提升
1.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
2.完善疫情综合监测预警体系
3.完善疾病预防与疫情控制体系
(1)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2)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3)健全公共卫生应急预案体系。
4.健全突发公共卫生重大事件灾害保险和救助制度
(三)公民防灾能力培养——社会韧性的提升
1. 构建综合性的防灾文化
2.强化公民的素质教育
3.灾害教育进学校、进课堂
(四)实现应急物资的可持续保障——经济韧性的提升
1. 完善医疗救助防控物资的国家战略储备制度
2.完善医疗救助应急物资的储备方式
3.完善医疗救助应急储备物资的调用机制
4.完善医疗救助应急储备物资的管理制度
三、结 语
-
引用格式
梁虹,刘春花,唐敏康.公共卫生安全视角下的健康韧性城市建设[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05):39-44.DOI:10.16698/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21.0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