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从法治的角度对规范“网红带货”行业的思考
  • 作者

    许敏智张少峰严娣

  • 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摘要
    "网红带货"是我国互联网经济的新业态,为商家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作为新兴事物,其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研究发现,"网红带货"行业中存在侵犯消费者权益、涉嫌不正当竞争、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网红"法律主体定位不清、涉嫌逃税漏税等法律风险,严重影响互联网经济生态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加强消费者法治教育、提高"网红"职业素养、完善立法、多元化监督、形成行业自律等角度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规范"网红带货"行业生态提供新思路。
  • 关键词

    社交电商网红带货虚假宣传消费者权益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010364157);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JDC2020302);
  • 文章目录
    一、“网红带货”的背景概述
    (一)“网红带货”的发展现状
    (二)“网红带货”的特征
    (三)“网红带货”的主要类型
    二、“网红带货”存在的现实法律问题
    (一)侵犯消费者权益
    1.违法“刷单”
    2.虚假宣传
    3.价格欺诈
    4.产品质量不合格
    5.售后服务不到位
    (二)涉嫌不正当竞争
    (三)涉嫌侵犯知识产权
    (四)“带货网红”法律身份定位不清
    (五)涉嫌逃税漏税
    三、“网红带货”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用户猎奇心理与自我保护意识存在明显差距
    (二)“网红经济”的兴起与法律法规的滞后存在矛盾
    (三)监管机构的监管模式跟不上动态化“网红市场”的新要求
    (四)市场主体功利性与逐利性的固有弊端
    四、“网红带货”法律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
    (二)加强“网红”职业培训,提高“网红”职业素养
    (三)建立健全网络投诉途径,营造良好竞争环境
    (四)完善《广告法》,明确“带货网红”法律身份
    (五)构建网络税收监督主体多元化格局
    (六)组建“社交电商”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自律公约
    五、结 语
  • 引用格式
    许敏智,张少峰,严娣.从法治的角度对规范“网红带货”行业的思考[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01):24-30.DOI:10.16698/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22.01.004.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