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网络泛娱乐化视域下历史虚无主义的透视与化解
  • 作者

    王莹莹

  • 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摘要
    泛娱乐化的互联网发展趋势使历史虚无主义改头换面,以全新的形式亮相发声。其呈现出虚无手法"接地气"(以投其所好实现哗众取宠)、虚无形式"软性化"(以感性认同消解理性认知)、虚无表达"隐形化"(以网络传媒播散虚无之果)等多元表征,此种趋势在无形中抽空了受众对历史的价值理解,离散了受众对历史的合力凝聚,致使受众陷入虚无主义危局。为此,文章从四重维度给予化解径路:以"知"察娱,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与娱乐观;以"辨"识娱,强化史实教育提升敬畏意识;以"舆"化娱,加强舆论建设引领社会思潮;以"权"治娱,加强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生态。
  • 关键词

    泛娱乐化历史虚无主义现实成因多元表征化解路径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项目(SZTSJH2019-3-4);安徽省高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9KFKC029);
  • 文章目录
    一、网络泛娱乐化视域下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成因
    (一)网络泛娱乐化的概念界定
    (二)网络泛娱乐化视域下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探因
    1.经济归因: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2.哲学归因:后现代主义的侵袭
    3.文化归因:消费主义文化的盛行
    4.心理归因:“个体原子化”追逐娱乐“乌托邦”
    二、网络泛娱乐化下历史虚无主义的多元表征
    (一)虚无手法“接地气”:以投其所好实现哗众取宠
    (二)虚无形式“软性化”:以感性认同消解理性认知
    (三)虚无表达“隐形化”:以网络传媒撒播虚无之果
    三、网络泛娱乐化视域下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危害
    (一)娱乐狂欢下抽空受众对历史的价值理解
    (二)泛娱乐下离散受众对历史的合力凝聚
    (三)娱乐喧哗下致使受众陷入历史虚无主义危局
    四、网络泛娱乐化视域下历史虚无主义的化解路径
    (一)以“知”察娱,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与娱乐观
    (二)以“辨”识娱,强化史实教育提升敬畏意识
    (三)以“舆”化娱,加强舆论建设引领社会思潮
    (四)以“权”治娱,加强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生态
    五、结语
  • 引用格式
    王莹莹.网络泛娱乐化视域下历史虚无主义的透视与化解[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02):106-112.DOI:10.16698/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22.02.014.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