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两汉黄河水患特点与治理制度的变迁
  • 作者

    牛政威

  • 单位

    包头师范学院历史系

  • 摘要
    两汉时期,黄河下游水患频发,且规模大、时间集中,这给民众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重大损失。对此,汉政府高度重视,曾展开了多次治河实践,治理制度随之发生了多方面变迁,如:领导群体、治河策略、劳工选择等。通过多次对黄河水患的治理,汉政府日渐积累起治河经验,黄河治理最终取得了一定成效,东汉王景治河后,黄河得以安流五百余年。两汉政府治理黄河水患时的种种尝试如今仍为黄河保护提供着宝贵的借鉴。
  • 关键词

    两汉黄河水患治理制度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资助项目(SR2020058);包头师范学院“专门史”一流学科建设项目(2016YLXK002);
  • 文章目录
    一、两汉黄河水患的特点
    (一)水患多发于黄河下游
    (二)水患多呈季节性爆发
    (三)黄河水患多为大灾
    二、两汉黄河水患治理制度变迁
    (一)核心领导群体的变迁
    (1)治河主导力量从地方变为中央。
    (2)治河领导者从“业余”逐渐“专业”。
    (二)河道疏浚方法的演进
    (1)重“塞”到重“疏”。
    (2)随“道”到固“道”。
    (三)选择劳工策略的转变
    三、结 语
  • 引用格式
    牛政威.两汉黄河水患特点与治理制度的变迁[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03):95-103.DOI:10.16698/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22.03.014.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