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从“儿童中心”到“国家本位”:“十七年”时期儿童电影教育刍议
  • 作者

    王健

  • 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 摘要
    “十七年”时期的儿童电影教育体现了新中国“国家本位”的儿童教育观,儿童作为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接班人”,必须在电影中接受全方位的政治意识形态教育。从儿童电影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儿童电影的系统化生产到儿童电影在教学辅助方面的实践与运用,都彰显出新政权利用电影“改造童心”的决心。在儿童电影理论体系的构建上,理论创作界借鉴苏联文论探索出了一条适应当时政治、文化环境的创作范式,并对儿童电影教育的民族化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 关键词

    “十七年”时期儿童电影教育国家本位改造童心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平顶山市调研课题(20210047);
  • 文章目录
    一、“十七年”时期的“儿童观”对电影教育的影响
    二、“十七年”时期的儿童电影教育实践
    (一)“改造童心”:儿童电影教育的政策保障
    (二)“量与质的飞跃”:儿童电影的系统化生产
    (三)“以影为师”: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儿童电影
    三、“十七年”时期的儿童电影理论体系构建
    (一)“银幕革命”:政治语境中的儿童电影创作论
    (二)“民族问题”:儿童电影教育的民族化
    四、结 语
  • 引用格式
    王健.从“儿童中心”到“国家本位”:“十七年”时期儿童电影教育刍议[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06):104-112.DOI:10.16698/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22.06.016.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