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北京2008年奥运会志愿遗产及启示研究
  • 作者

    邱辉邓业鹏孟昭雯

  • 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 摘要
    为了研究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中国留下宝贵的志愿服务遗产,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志愿精神遗产、组织遗产、工作体制遗产、运行体系遗产、管理模式遗产、项目体系遗产、教育遗产、文化遗产和人才遗产等9个方面挖掘北京2008年奥运会志愿遗产,发现它具有多重效应,对我国社会志愿服务和体育志愿服务的体系构建、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研究发现,我们要从发展理念、发展愿景、品牌塑造、行动计划和工作体制等五个方面传承创新、设计和创造北京2022年冬奥会志愿服务遗产,这对打造中国志愿服务“新的地平线”具有借鉴意义。
  •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志愿遗产冬奥会地平线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BTY037);
  • 文章目录
    一、北京2008年奥运会志愿遗产及其效应
    (一)北京2008年奥运会志愿遗产
    1.奥运会志愿精神
    2.奥运会志愿服务组织
    3.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体制
    4.奥运会志愿运行体系
    5.奥运会志愿管理模式
    6.奥运会志愿项目体系
    7.奥运会志愿教育
    8.奥运会志愿文化
    9.奥运会志愿人才
    (二)北京2008年奥运会志愿遗产影响力
    1.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2.体育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二、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志愿遗产的启示
    (一)发展理念
    (二)发展愿景
    (三)品牌塑造
    (四)行动计划
    (1)申办期遗产(2013.6.6—2015.7.31)。
    (2)筹办期遗产(2015.8.1—2022.2.3)。
    (3)举办期遗产(2022.2.4—2022.2.20)。
    (4)赛后遗产(2022.2.21 之后)。
    (五)工作体制
    三、结 语
  • 引用格式
    邱辉,邓业鹏,孟昭雯.北京2008年奥运会志愿遗产及启示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4(02):105-112.DOI:10.16698/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23.02.015.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