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从“盗版链接”谈网络著作权的刑法保护
  • 作者

    李明鲁

  • 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 摘要
    以"盗版链接"形式侵犯著作权的现象正愈演愈烈,当运用民法或者行政法难以充分保护法益时,则有必要启动刑法以规制网络空间中的著作权犯罪。而明确盗版链接的违法行为究竟属于正犯行为还是帮助行为,对于认定链接服务提供者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的共同犯罪还是单独成立侵犯著作权罪或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根据链接服务提供者所提供链接服务的内容,判断其是否违反了对于链接内容的审查义务,同时考察其主观上对于侵害事实的认知态度,最终确定其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
  • 关键词

    盗版链接深度链接网络著作权共同犯罪

  • 文章目录
    一、提供盗版链接行为的法律性质
    (一)提供链接不同于复制发行
    1.刑法意义上的作品“发行”与著作权意义上的作品“发行”内涵不同
    2.“临时复制”不构成对复制权的侵犯
    (二)提供链接属于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
    二、主观认知与客观归责
    (一)避风港原则在确定主观心态中的适用
    (二)审查义务与主观心态
    1.“单纯的网络技术服务”是区分深度链接与正常链接的关键
    2.归责原则与主观心态
    三、提供盗版链接行为与共同犯罪
    (一)提供正常链接:侵犯著作权罪的帮助犯
    1.片面帮助犯
    2.帮助犯的成立要件
    3.侵犯著作权罪的帮助犯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之竞合
    (二)提供深度链接:侵犯著作权罪的共同正犯
    四、链接服务提供者单方构成犯罪时的责任认定
    (一)提供正常链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
    (二)提供深度链接:侵犯著作权罪
    结语
  • 引用格式
    李明鲁.从“盗版链接”谈网络著作权的刑法保护[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5):52-60.DOI:10.16452/j.cnki.sdkjsk.20191009.010.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