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尹雷王思贤
-
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摘要
"时间银行"社区互助养老模式在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浪潮、实现人力资本的再利用中发挥出较强优势;但具体实践过程中呈现出发展疲乏、推广难度大的不良势态。究其原因在于缺乏多重群体,尤其是青年学生群体的参与。从治理理论的视域出发,通过"政府—市场—社区—高校"四大主体的互动;引导时间灵活、素质更高的青年学生参与社区互助养老,对于完成学生自身的社会化、完善社区互助养老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现代化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
关键词
广义“时间银行”青年参与社区互助养老多中心治理理论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基于社会互构论的农村反贫困运行机制研究”(19DSHJ02);山东省高校科研计划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精准扶贫研究”(J16YA15);曲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妇女反贫困研究”(XSK201611);
-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青年学生群体参与“时间银行”的必要性分析
(一)人口结构发展趋势导致“时间银行”储蓄不足,引入青年学生成为必然选择
(二)老年主体参与“时间银行”的意愿存在差异,需要青年学生补充志愿者队伍
(三)老年群体养老服务需求多样化倾向明显,需要青年学生参与以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三、青年学生参与“时间银行”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的困境分析
(一)“时间银行”运营缺乏制度保障,青年学生参与权益容易受到损害
(二)当前“时间银行”管理机制亟待完善,青年学生群体参与积极性受损
(三)青年学生参与过程缺乏权威性主体介入引导,作为另类群体难以获得社会信任
四、多中心治理主体引导青年群体参与互助养老机制的探析
(一)政府:通过顶层设计,强化对“时间银行”的规范与管理
(二)市场:积极构建综合性全国电子信息化的“时间”货币置换平台
(三)社区:响应国家职业发展新要求,积极协同发展职业学生培养机制
(四)高校:积极引导青年在校生参与社会实践,弥补老年人参与意愿不高的状态
-
引用格式
尹雷,王思贤.治理视域下青年学生群体参与“时间银行”社区互助养老问题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6):96-102+112.DOI:10.16452/j.cnki.sdkjsk.20191129.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