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结构性教育贫困的再生产逻辑及其破解——基于云南少数民族山区一个贫困村的案例研究
  • 作者

    高明

  • 单位

    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

  • 摘要
    基于云南省少数民族山区一个贫困村的调查发现,农民的教育水平一直处于低位置的平移发展状态,表现出强烈的结构性和代际传递特征。教育非但没有成为助力农户脱贫的途径,反而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贫困再生产。这种结构性的教育贫困困境是由农户家庭人口结构、收入水平、健康水平、父辈受教育年限等内部性因素,和村庄地理位置、社会结构分层、教育成本补偿机制等外部性因素共同塑造的。为此,短期而言,政府需完善针对贫困群体的教育成本补偿机制、强化开展职业教育和农技培训,重构贫困山区教育结构;长期来看,应构建长效机制培育和发展贫困村庄的学前教育,开展针对贫困村庄的综合治理,阻断结构性教育贫困的代际传递。
  • 关键词

    精准扶贫结构性教育贫困再生产教育资本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湖北省教育厅中青年人才项目(Q20191513);武汉工程大学校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K201948);
  •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案例研究地点与研究方法
    三、贫困山区农户家庭的内生化教育困境
    (一)受教育水平与教育收益的差异化发展
    (二)教育对收入的消解:农户家庭教育支出结构及其影响
    1.农户家庭教育支出结构。
    2.教育支出对农户家庭的影响。
    (三)低水平教育与贫困的双重代际传递
    四、贫困山区教育困境的外部性因素
    (一)贫困山区农户教育成本补偿政策的偏差
    (二)社会结构分层固化对乡村教育发展的挤压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 引用格式
    高明.结构性教育贫困的再生产逻辑及其破解——基于云南少数民族山区一个贫困村的案例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2):109-116.DOI:10.16452/j.cnki.sdkjsk.2020.02.013.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