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网络热词的生命周期与传播机制研究——基于2012—2020年73个网络热词的聚类分析
  • 作者

    季乃礼焉超越陈问天

  • 单位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 摘要
    网络热词作为社会的镜像与时代的印记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为了深刻认识网络热词生命周期的共性特征和发展规律,以信息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以2012—2020年73个网络热词为研究对象,以百度指数为数据依托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网络热词均呈现出爆火后衰减并稳定在较低水平的趋势;传播形态均呈现尖峰右偏的形态特征;生命周期平均达到355天。进一步从生命周期、热度量级和传播形态三个维度进行数据解构,依据聚类结果对"高热度—平稳发酵型""低热度—平稳发酵型""高热度—短期爆火型""中热度—长期流行型""中热度—中长期流行型"五类热词,进行来源、内涵范畴与传播动因分析。据此,提出了包括产生、接触、认同与使用四个环节的网络热词传播机制,而在网络热词的规范与引导上,政府应与相关主流媒体在官方话语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和网络化上寻求创新性发展;政府还应当加强创作主体监督,做好传播源头把关,建立并完善舆情预警机制,及时遏制消极信息的传播与扩散。
  • 关键词

    网络热词生命周期传播机制聚类分析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ZZ029);
  •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
    (二)数据来源
    (三)指标操作化
    1.生命周期
    2.热度量级
    3.传播形态
    (三)研究方法
    1. Logistic模型
    2. 聚类分析
    三、数据分析
    (一)生命周期分析
    (二)热度量级分析
    (三)传播形态分析
    (四)聚类分析
    聚类1:“高热度—平稳发酵型”
    聚类2:“低热度—平稳发酵型”
    聚类3:“高热度—短期爆火型”
    聚类4:“中热度—长期流行型”
    聚类5:“中热度—中长期流行型”
    四、结论与思考
    (一)网络热词的传播机制
    (二)网络热词的规范与引导
  • 引用格式
    季乃礼,焉超越,陈问天.网络热词的生命周期与传播机制研究——基于2012—2020年73个网络热词的聚类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6):84-95.DOI:10.16452/j.cnki.sdkjsk.2021.06.012.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