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理”时代环境科学知识在民主治理中的角色定位研究
-
50
-
作者
郭佳楠
-
单位
亚洲理工学院发展与可持续性系
-
摘要
在“后真理”时代,情感及个人信念比客观事实更能影响公众舆论,让科学的话语权与公信力逐渐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在“认知平等与民主化科学”的幌子下从内容与体制上诋毁科学。由此,“后真理”视野下的科学与环境政策领域,迫切需要重塑科学与民主的关系,倡导在科学-政策-社会三方之间多维互动的制度建构基础上合理避免技术专家治国论绝对化和狭隘化的治理困境,以期找到超越专家政治局限性的可能之路。这要求走向一种基于环境科学知识民主的民主治理新范式,这种民主治理强调从基于负责任性的知识生产、基于多样性与论争性的知识应用、基于包容性的知识评价三个维度搭建该范式的基本框架,重估专家体制的民主价值,为高度复杂性、不确定性的环境风险治理提供新的行动指引。
-
关键词
“后真理”时代环境科学知识技术专家治国论负责任性多样性与论争性包容性
-
文章目录
一、环境科学知识体系完善与民主化的必要性
二、技术专家治国论的治理困境
三、“后真理”时代下的民主治理:基于环境科学知识民主化的新范式
(一)基于负责任性的知识生产
(二)基于多样性与论争性的知识应用
(三)基于包容性的知识评价
四、对环境风险治理中专家体制民主化的追求
五、结语
-
引用格式
郭佳楠.“后真理”时代环境科学知识在民主治理中的角色定位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3):13-25.DOI:10.16452/j.cnki.sdkjsk.2022.0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