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科学传播模型
  • 作者

    江宏春

  • 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科学传播有助于形成抗疫共识、治理涉疫谣言、提升民众的科学精神。从新冠肺炎疫情中科学传播的实际情境来看,传统的科学传播的“中心广播模型”“欠缺模型”“对话模型”分别存在着参与不足、严谨性欠缺、传播行为异化等问题,需相应地改进为“重参与的中心广播模型”“更严谨的欠缺模型”“有监督的对话模型”。“重参与的中心广播模型”针对的是信息单向发布所导致的信息供求不对称以及信任维持问题,强调公众的直接或间接参与。“更严谨的欠缺模型”针对的是科学研究与科学传播同步所带来的专家观点不一、公众无所适从问题,强调专家采取更严谨的话语模式与传播策略。“有监督的对话模型”针对的是自媒体传播者传播行为异化、信息失真问题,强调对其传播行为的监督和规范。在科学传播模型各自优化的基础上,加强其整体配合,关注其在实践中的互补问题、共性问题、趋势问题,以进一步提升新冠肺炎疫情中科学传播的效果。
  •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科学传播传播模型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QDSKL2001024);
  • 文章目录
    一、加强新冠肺炎疫情中科学传播的意义及其面临的挑战
    第一,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力前所未有。
    第二,涉及的科技知识、科技热点较多。
    第三,涉及的未知因素较多,出现了科学研究与科学传播同步进行的现象。
    第四,科学议题与其他议题交织。
    第五,传播渠道更加多元,自媒体更加发达。
    二、科学传播模型及其在新冠肺炎疫情语境中的改进
    (一)从“中心广播模型”到“重参与的中心广播模型”
    (二)从“缺失(欠缺)模型”到“更严谨的缺失(欠缺)模型”
    (三)从“对话(民主)模型”到“有监督的对话(民主)模型”
    三、对提升新冠肺炎疫情中科学传播效果的进一步思考
    (一)三种传播模型的优势互补
    (二)共性问题与趋势问题
  • 引用格式
    江宏春.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科学传播模型[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4):23-30.DOI:10.16452/j.cnki.sdkjsk.2022.04.004.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