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伯格曼“焦点生活”观念的存在论解读
  • 作者

    谭泰成

  • 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 摘要
    存在论技术哲学肇始于海德格尔对于物-世界和技术本质的追问,伯格曼沿着海德格尔的路径,试图以“焦点生活”观念重建人-技术-世界的关系,揭示和批判当代生活的技术症候。技术装置以机器化与商品化的方式瓦解了人与世界的深度交往,成为衡量一切事物及价值的“范式”。面对技术带来的社会后果,自由民主在道德责任和政治行动上保持中立和缄默不语。针对于此,伯格曼主张在个体及社会实践层面重建“焦点生活”视域中的交往情境、话语-意义和主体间性,为批判技术规则、转变物质环境、重新定位美好生活及意义提供了存在论基础,由此彰显了存在论技术哲学的批判性、建构性和实践性特质。然而,技术哲学的当代转向似乎愈加呈现出一种悬置存在论问题或“去批判化”的趋势。因此,存在论技术哲学要体现其当代价值,亟待在方法上反思自身的应用伦理化或STS化,在进行技术与道德问题的讨论时避免走向道德相对或绝对主义,应结合具体的文化及制度背景来审度技术问题,避免陷入无休止的意识形态争论。
  • 关键词

    阿尔伯特·伯格曼焦点生活存在论技术哲学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064);
  • 文章目录
    一、“焦点生活”观念的存在论技术哲学渊源
    二、技术瓦解“焦点生活”:存在论技术哲学的批判性
    三、重建“焦点生活”视域:存在论技术哲学的建构性
    四、“焦点生活”观念的意义与局限:存在论技术哲学的实践性
    五、余论:存在论技术哲学走向何处?
  • 引用格式
    谭泰成.伯格曼“焦点生活”观念的存在论解读[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5):1-9.DOI:10.16452/j.cnki.sdkjsk.2022.05.001.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