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郑园园
-
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
-
摘要
文化创新与发展成为推动国民经济转型的重要因素,而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教育。基于文化教育学视角,着眼于教育对文化的反作用力,从狄尔泰的精神科学理论、利特的文化教育观与斯普朗格的文化系统论三种文化教育学理论模式中,析出文化教育学的方法论主张——"体验"、"理解"、"陶冶"与"唤醒",并遵循文化的四种存在形态——团体精神、客观精神、规范精神与人格精神,分门别类地有针对性地规划其传承与创新路径。
-
关键词
地域文化体验理解陶冶唤醒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7年度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7A0457);2018年度安徽省蚌埠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BB18C031);
-
文章目录
一、安徽地域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实困境
第一, 文化主体意识薄弱。
第二, 认识表层化。
第三, 研究视角单一化。
二、以教育的立场解决文化问题: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个理论视角
(一) 文化的教育性本质
(二) 公众主体性的唤醒
(三) 文化融合的内在一致性
三、安徽地域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 建设以“体验”为核心的文化活动平台
(二) 推广以“理解”为核心的文本阅读
(三) 支持以“陶冶”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发展
(四) 弘扬以“唤醒”为核心的红色文化
四、结语
-
引用格式
郑园园.安徽地域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基于文化教育学视角[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4):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