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张国海夏聪明阳慧
-
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
摘要
检验农村低保制度有效性的关键是低保对象精准,但在实际运行中,依然存在保障对象瞄准不够精准。"关系保""人情保""欺瞒保""维稳保"不同程度存在,损害了制度实施的效果。为进一步把农村低保这一惠民制度落到实处,实现底线公平,应引入家计调查法,精准核算低保对象家庭收入;优化制度设计,将支出型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评定范围;依托第三方机构,对低保对象进行精准识别;建立三方监管,完善农村低保运行的监管机制,保证低保制度在阳光下运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关键词
农村低保保障对象家计调查瞄准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ACYC2018031);
-
文章目录
一、 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二、研究方法与调研概况
(一)研究方法
(二)调研概况
三、保障对象瞄准错位分析
(一) 低保对象遴选困难
(二)低保制度设计造成的“应保未保”
(三)制度运行中存在“维稳保”
(四)低保执行缺少监督
四、低保对象错位矫正的建议
(一)引入家计调查法,精准核算低保对象家庭收入
(二)优化制度设计,将支出贫困型家庭纳入低保评定范围
(三)依托第三方机构,对低保对象进行精准识别
(四)建立三方监管,完善农村低保运行的监管机制
五、结语
-
引用格式
张国海,夏聪明,阳慧.农村低保制度保障对象瞄准:错位与矫正——基于F市Q村的实地调研[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1):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