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 作者

    王冰洁赵宁

  • 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学生处

  • 摘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网络信息海量性、传播及时性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运行机制上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从"抗疫精神"的价值内涵入手,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阐述了"抗疫精神"与立德树人的关系,探讨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和方法路径,为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 关键词

    抗疫精神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军人才和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sztsjh2019-8-27);
  • 文章目录
    一、“抗疫精神”的价值内涵
    (一)爱国主义是抗疫精神的核心要义
    (二)艰苦奋斗是抗疫精神的时代特征
    (三)担当奉献是抗疫精神的丰富内涵
    二、“抗疫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融通
    (一)“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凝聚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加防疫抗疫信心和决心
    (二)弘扬 “抗疫精神”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之成为肩负时代重任的新时代青年
    (三)讲好“抗疫精神”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增强思想政治育人的实效性
    三、“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弘扬爱国主义,筑牢大学生理想信念
    1.主动发声,正面引导。
    2.讲好“疫”堂课。
    (二)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着眼艰苦奋斗,筑牢永恒时代精神
    1.加强网络课堂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相互融合。
    2.选择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
    (三)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受性,传承担当奉献,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
    1.开展榜样示范教育。
    2.坚持知行合一。
  • 引用格式
    王冰洁,赵宁.“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效性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5):1-5.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