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范小虎
-
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阜阳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摘要
协同育人是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流方向。当前,高校协同育人在制度上、机制上、模式上存在不足,特别是企业方参与协同育人的主动性不强,严重制约高校协同育人的成效。运用"自组织"理论,可以有效审视高校协同育人机制上的缺失,指导深度推进高校协同育人。健全高校协同育人机制,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高校发挥主体作用、企业发挥重要参与作用。
-
关键词
“自组织”理论地方高校协同育人机制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校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2017jyxm0291);地方院校效能督查工作实践与探索研究——以安徽省F高校为例(2018jyxm1358);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分类评价体系创新与科教融合实践探索(2019jyxm0270)阶段性成果;
-
文章目录
一、高校协同育人机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高校协同育人机制分析
(一)“自组织”的内涵与特征
(二)高校协同育人自组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高校协同育人“自组织”的构建
(一)强化政府协同育人的主导功能
1.逻辑上的先导性。
2.功能上的主导性。
3.模式上的引导性。
(二)强化高校协同育人的主体功能
1.重构育人模式。
2.重构组织体制。
3.重构协同机制。
(三)强化企业协同育人的重要功能
1.加强政策供给。
2.强化协同约束。
3.重视激励评价。
-
引用格式
范小虎.基于自组织理论构建地方高校协同育人机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4):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