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古典法律核心词“罚”的翻译模式对比——基于两个英译本的探讨
-
27
-
作者
葛厚伟
-
单位
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
摘要
《尚书》是中华文化的元典,为“七经之冠冕”,是我国古代文明发展历史的见证。文章基于已建成的《尚书》平行语料库,详细梳理了《尚书》中法律核心词“罚”字的内涵及意义分布,并对两个英译本的翻译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James Legge译本秉承了忠实原语的翻译思想,翻译模式呈现出“直译>释义>省译”的分布倾向;Martin Palmer译本的翻译模式为“直译>省译>释义>改译”,不完全拘泥于字面,适度采用多样化翻译方法,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两个英译本促进了《尚书》蕴含的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传播,对法律古文中文化核心词的翻译研究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关键词
罚《尚书》平行语料库翻译方法翻译模式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尚书》本源概念翻译模式及认知研究(AHSKY2020D138);
-
文章目录
一、《尚书》汉英平行语料库简介
二、《尚书》中“罚”的语义阐析与分布
三、《尚书》两英译本中“罚”字翻译模式对比
(一)翻译方法统计分析
(二)翻译方法对比与实例解析
1.开门见山之“直译”。
2.形变义不变之“释义”。
3.简洁流畅之“省译”。
4.动态适应之“改译”。
四、结语
-
引用格式
葛厚伟.《尚书》古典法律核心词“罚”的翻译模式对比——基于两个英译本的探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1):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