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御水护城:明清时期寿州城市水患及其社会应对
  • 作者

    李松

  • 单位

    淮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摘要
    明清时期,滨处淮河岸边的寿州城时常遭遇水患。“水决城”“雨水坏城”“大水薄城”“水灌城”是寿州城市水患的主要表现形式。频繁的水患使寿州城墙等物态承载体时遭损毁,人畜受到威胁,民众心理亦遭受巨大冲击,寿州城社会经济发展因之陷入困境。为应对城市水患,寿州官员秉持“以民为本”的理念,在灾前通过预修城墙和加强巡察进行预防,临灾时积极组织抢险御水、保护民众,并于灾后施行一系列蠲赈重建措施,有效减轻了洪水对寿州城的负面影响。寿州城的防洪经历,是淮河流域城市洪灾应对的一个历史缩影,对于今天沿淮城市抵御水患,有效做好灾前准备、灾时抢险救灾、灾后有序重建等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关键词

    明清时期寿州城水患社会应对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从芍陂到淠史杭:晚清以来江淮地区的水利兴废与社会变迁(AHSKY2017D9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史地理视野下的芍陂水资源环境变迁与区域社会研究(18BZS164);
  • 文章目录
    一、水为城患:明清时期寿州城市水患述论
    (一)水患灾害对寿州城物态承灾体的破坏
    (二)水患灾害对寿州城生物圈的冲击
    (三)水患灾害对寿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事在人为:明清时期寿州城市水患的社会应对
    (一)灾前的日常修筑与预防
    (二)灾时的主动应对与作为
    (三)灾后的蠲赈与城市水利建设
    三、御水保民:寿州城水患治理的历史逻辑
    四、余论
  • 引用格式
    李松.御水护城:明清时期寿州城市水患及其社会应对[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3):53-63.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