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论中华民族性在中国神话故事译介中的灵活体现
  • 作者

    丁立福汤靖

  • 单位

    淮南师范学院翻译研究中心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 摘要
    中国神话故事是中国古代民众通过长期社会实践,在劳作及生活过程中创作产生的一种文学形式,内容丰富、全面,叙事简洁、质朴、传神,蕴藏着中华民族深厚历史和人文记忆,承载着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和精神风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中国神话故事的内核是其独特的中华民族性。译者对外译介时,需基于中国特色翻译学思想的时代背景,从翻译理论、翻译策略、翻译伦理、文化负载词等四方面灵活地处理,并较完整地体现其所蕴含的中华民族性。
  • 关键词

    中国神话故事译介中华民族性灵活体现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择优资助项目:《淮南子》传承与译介研究(2021H26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淮南子》翻译问题研究(22YJA740007);
  • 文章目录
    一、中国神话故事对外译介传播状况
    二、中华民族性在中国神话故事译介中的灵活体现
    (一)基于翻译理论的中华民族性体现
    1.“义合”方面。
    2.“体合”方面。
    3.“气合”方面。
    (二)基于翻译策略的中华民族性体现
    (三)基于翻译伦理的中华民族性体现
    1.理解翻译委托者的责任。
    2.理解读者的责任。
    3.对原作者和原文本的忠诚。
    (四)基于文化负载词的中华民族性体现
    三、结语
  • 引用格式
    丁立福,汤靖.论中华民族性在中国神话故事译介中的灵活体现[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4):69-75.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