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王莹孙涛
-
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摘要
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的实施是为了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获取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该项政策到目前为止经历了调整期与稳定期,自2012年开始逐步形成"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三大计划。政策实施以来,贫困地区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逐年显著增加,显示出政策实施的整体有效性。与此同时,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仍然有潜在的完善空间,包括增加对学生学业和就业状况的持续性跟踪、加大对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的宣传和监督力度、推进高校全方位资助育人方式以助力贫困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使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成为促进优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
-
关键词
教育公平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政策变迁政策优化
-
文章目录
一、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出台的政策背景
二、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的政策解读
1. 政策调整期
2. 政策稳定期
三、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的实施效果与潜在政策改进空间
1. 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实施效果的整体评价
2. 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潜在的政策改进空间
四、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的政策优化路径
1. 增加对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录取学生学业、生活和就业状况的持续性跟踪
2. 加大对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的宣传和监督力度
3. 高校应采取全方位资助育人形式以助力贫困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
引用格式
王莹,孙涛.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的政策变迁、潜在问题与优化路径——基于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原则的考量[J].煤炭高等教育,2019,37(01):47-51.DOI:10.16126/j.cnki.32-1365/g4.2019.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