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刘瑞斌穆满根荆丽波
-
单位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地质与环境工程系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地质与环境工程系地质工程专业教研室
-
摘要
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矿物岩石学"课程存在教学定位不准确、课程建设和规划不合理、"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存有短板、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等诸多问题。为此,立足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方向进行以下改革:编写相配套的应用型《矿物岩石学》教材和教学大纲;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减少重复环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可供本校学生课下随时访问的地质标本虚拟仿真数字化教学系统;强化实验实践教学,拓展第二实验课堂,改革实验实践考核制度;提升任课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拓展实习实践资源,搭建校企合作共赢的产学研平台;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为社会主义地质事业培养接班人。
-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地质类“矿物岩石学”课程教学改革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西省2019年度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地质类专业矿物岩石学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J2019220);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项目“基于山西省“1331工程”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模式探索研究”(ZX-18097);山西工程技术学院2017年度校级教改项目“《矿物岩石学》应用型课程开发与建设”(2017101722);
-
文章目录
一、“矿物岩石学”在地质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
1. 地质类本科专业对“矿物岩石学”课程设置的要求
2.“矿物岩石学”在整个地球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二、“矿物岩石学”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
1. 课程教学定位不准确
2. 课程建设和规划不合理
3.“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短板
4. 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 课程教学培养目标与社会企业需求不匹配
三、新时代背景下“矿物岩石学”课程改革的路径
1. 立足应用型本科办学方向和学校特色, 编写相配套的教材和教学大纲
2. 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 减少重复环节
3.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 强化实验实践教学, 拓展第二实验课堂, 改革实验实践考核制度
5. 提升任课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
6. 拓展实习实践资源, 搭建校企合作共赢的产学研平台
7.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为社会主义地质事业培养接班人
-
引用格式
刘瑞斌,穆满根,荆丽波.应用型本科高校地质类专业“矿物岩石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19,37(02):122-126.DOI:10.16126/j.cnki.32-1365/g4.2019.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