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顾姗姗张兄武
-
单位
苏州科技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学工办苏州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
-
摘要
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注重多主体共同参与,形成多元协同机制,培育大学生的双创意识、双创能力、双创品质。当前该机制存在协同范畴局限、协同内容片面与协同运行机制构建单一等问题。主要对策有:多方位营造良好的协同育人环境,建构利益共同体并完善多元主体动力机制,厘清协同育人核心要素并构建"制度、资源、流程、文化"运行机制体系,等等。
-
关键词
“双创”人才培养多元协同利益共同体运行机制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基于创业失败视角的高校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和社会支持体系研究”(17JYB010);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创新发展战略中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支持体系研究”(2017ZDIXM143);
-
文章目录
一、高校“双创”人才培养多元协同机制的科学内涵
二、高校“双创”人才培养多元协同机制的现状分析
1. 高校内部协同取得进展,但与其他育人主体尚未形成协同
2. 多元协同育人达成共识,但实践中尚未有实质进展
3. 单个协同运行机制展开探索,但尚未形成系统
三、完善高校“双创”人才培养多元协同机制的对策
1. 着眼于创新环境驱动力,多方位营造良好的协同育人环境
2. 基于自组织特征,建构利益共同体完善多元主体动力机制
3. 借鉴其他领域协同成果,探究协同育人的核心要素及运行机制
-
引用格式
顾姗姗,张兄武.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多元协同机制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9,37(03):97-101.DOI:10.16126/j.cnki.32-1365/g4.2019.0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