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沟通、参与和影响力:反思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功能
  • 作者

    侯定凯岑金

  • 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上海健康医学院党校办

  • 摘要
    国际视野、国际理解和全球参与,是我国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论指引。全球化背景下,沟通、参与和影响力是匹配思政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三个行为导向。我国在大学生跨文化体验、大学生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基础、高校教师能力、全球知识市场等方面面临现实挑战。大学生跨文化学习质量的提升、跨文化沟通的基本能力训练、教师在跨文化背景下的立德树人能力发展、大学思政的国际一流学术基础等是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行动建议。
  • 关键词

    高校思政全球化素养国际沟通跨文化体验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9年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党建研究课题“加强高校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建设”(2019ZX102);
  • 文章目录
    一、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张力
    二、全球化素养与大学思政教育
    三、国际沟通能消减观念差异吗?
    四、我国提升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现实挑战
    1. 跨文化接触以间接方式为主,影响了大学生学习和体验的深度
    2. 支撑大学生跨文化交流的多方面基础能力有待提高
    3. 教师和行政人员缺乏跨文化教学和管理方面的能力建设
    4. 全球知识市场中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地位相对滞后
    五、几点建议
    1. 为大学生创造更多面对面、有质量的体验不同文化的机会
    2. 加强大学师生跨文化沟通和参与所需基本知识和能力的训练
    3. 加强跨文化环境下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能力发展
    4. 提升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夯实高校思政的知识和学术基础
  • 引用格式
    侯定凯,岑金.沟通、参与和影响力:反思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功能[J].煤炭高等教育,2019,37(04):14-20.DOI:10.16126/j.cnki.32-1365/g4.2019.04.003.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