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提升高校文化治理效能的应然向度——兼评《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教育机制研究》
  • 作者

    莫凡

  • 单位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摘要
    当前,把文化制度优势转化为高校文化治理效能面临"机制难题",表现在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对大学生"偶像亚文化"的引导效能不足,现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机制对大学生"微文化需求"的满足效能不足。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以"传统文化榜样"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偶像亚文化"的引导效能,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传统文化现代化,从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微文化需求"的满足效能。基于此,以"内容融合"和"形式融合"推动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两种教育机制的"全面融合",构建把文化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高校文化治理效能的"融合教育机制体系",涵盖融合教育的示范引领机制、内容融通机制与媒体传播机制等具体机制。
  • 关键词

    高校文化制度优势治理效能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第十四批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资助“全球风险投资大数据支持下江苏加快发展互联网微创业的政策体系研究”(JY-074);2019年度江苏高校优秀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领航·扬帆”计划资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外传播研究”;江苏社科优青科研经费资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际传播史研究”;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外传播史研究(1978—2015)”(16CKS011);
  • 文章目录
    一、“机制难题”的内涵
    1. 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对大学生“偶像亚文化”的引导效能不足
    2. 现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机制对大学生“微文化需求”的满足效能不足
    二、“传统文化榜样”的引导效能
    1. 更新“偶像内涵”消解“偶像亚文化”的负面效应
    2. 优化“偶像结构”增强“偶像亚文化”的正面效应
    三、“价值观念现代化”的满足效能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个性化的微文化需求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情感化的微文化需求
    四、以“机制全面融合”提升文化教育的整体治理效能
    1. 以内容融合提升文化教育的治理效能
    2. 以形式融合提升文化教育的治理效能
    五、构建“融合教育机制体系”
    1. 融合教育的示范引领机制
    2. 融合教育的内容融通机制
    3. 融合教育的媒体传播机制
    4. 融合教育的协同联动机制
  • 引用格式
    莫凡.提升高校文化治理效能的应然向度——兼评《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教育机制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9,37(06):36-42.DOI:10.16126/j.cnki.32-1365/g4.2019.06.007.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