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大学生精神性成长需求模型:面向三个世界的建构
  • 作者

    许国动刘玉曾琪

  • 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广东金融学院教务处/领导力发展研究中心广东金融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广东金融学院

  • 摘要
    大学生精神性成长与立德树人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生活世界中的精神性是实现个人物化完满的支持力量,实践世界中的精神性是实现个体行为完满的隐性力量,意义世界中的精神性是实现个体精神完满的深层力量。建构大学生精神性成长需求的理论模型,需要面向生活世界去寻求"生理—心理—行为"一体化,面向实践世界做好职业发展的准备,面向意义世界促进"三观"的生成。
  • 关键词

    大学生精神性成长需求生活世界实践世界意义世界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中国大学现代性有关问题研究”(20YJC88011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0批面上一等资助项目“发生学结构主义视域下我国地方院校发展的现代性研究”(2016M600474);广东省学校德育项目“大学学业生涯视域下德育范式转换机制研究”(2017JKDY44);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大学生精神成长需求研究”(2018ZD139);
  • 文章目录
    一、精神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精神性内涵及维度分析
    1. 关于精神性的认识
    2. 精神性内涵的维度分析
    三、大学生精神性成长需求模型的理论建构
    1. 面向生活世界的精神性:生理—心理—行为一体化
    2. 面向实践世界的精神性:从工作场所精神性的培育到职业发展的准备
    3. 面向意义世界的精神性:三观的生成机制所在
    四、精神性成长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
    1. 人的精神性是人的现代化的核心
    2. 立德树人是教育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3.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实现的有效路径
  • 引用格式
    许国动,刘玉,曾琪.大学生精神性成长需求模型:面向三个世界的建构[J].煤炭高等教育,2020,38(03):26-32.DOI:10.16126/j.cnki.32-1365/g4.2020.03.005.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