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王慎
-
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摘要
作为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四史"教育的主阵地。如果以"四史"教育的标准来衡量,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教学中存在"前重后轻"、问题意识不突出、教学方式单调等问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不够合理,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的共产主义信仰不够坚定。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国家和高校从政策层面予以扶持,也需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作出努力和付出,主动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
关键词
“四史”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校课程教学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政治认同功能研究”(19VSZ090);
-
文章目录
一、“四史”教育视域下“纲要”课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纲要”课教学普遍存在“前重后轻”“厚古薄今”的问题
2.“纲要”教学中问题意识不够突出
3. 教学方式不够丰富
4.“纲要”教材的内容和包装略显陈旧
二、“纲要”课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1. 部分“纲要”教师的专业偏离“四史”范畴
2. 有的“纲要”教师共产主义信仰不够坚定
三、“四史”教育视阈下“纲要”课教学问题之对策
1. 客观方面
2. 主观方面
四、结论
-
引用格式
王慎.“四史”教育视域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20,38(05):72-76.DOI:10.16126/j.cnki.32-1365/g4.2020.0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