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刘旭东李悦李聪慧李鹤飞
-
单位
华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华北理工大学现代技术教育中心华北理工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出版中心
-
摘要
社会参与力量在美国的大学治理体制中普遍存在,它与政府和学校交织在一起,共同组成"政府—学校—社会"三分结构的大学治理框架。基于美国伯克利大学的典型案例,分析高校治理中的社会参与机制,通过微观和宏观多方位角度探究美国大学治理中社会参与机制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实施途径等问题。美国大学治理社会参与机制对我国的启示是:大力扶植社会参与组织的发展,加快董事会的建立与发展;政府对社会参与组织给予保障,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拓宽社会参与的渠道选择;建立健全社会参与高校管理运行机制,突破社会参与路径依赖。
-
关键词
美国大学大学治理社会参与高校管理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美国一流大学社会参与机制及其对河北省‘双一流’建设的启示”(ZD201701);
-
文章目录
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参与大学治理的经验
1. 引入共同治理制度
2. 大学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日益国际化、多元化
3. 社会中介评估组织对大学治理的影响逐渐加大
4. 个人及社会组织对大学的监督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二、我国社会参与大学治理的现状及挑战
1. 董事会难以深度参与大学的治理,仅成为资金筹措机构
2. 产学研合作投入产出失衡,合作绩效低
3. 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不成熟,对大学的监督力度不够
三、美国经验对我国社会参与大学治理的启示
1. 大力扶植社会参与组织的发展,完善董事会的功能
2. 政府对社会参与组织给予保障,加强制度建设
3.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拓宽社会参与的渠道
4. 建立健全社会参与大学运行机制,突破社会参与路径依赖
-
引用格式
刘旭东,李悦,李聪慧,李鹤飞.美国大学治理的社会参与机制及其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20,38(05):59-63.DOI:10.16126/j.cnki.32-1365/g4.2020.0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