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五课联动”探究
  • 作者

    姜松梅刘三妮

  • 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摘要
    理想信念教育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与教学始终。"五课联动"旨在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挖掘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彼此间的关联性,整合理想信念教育教学资源。通过联动目标、联动内容、联动平台、联动主体、联动方法、联动反馈六个方面构建联动机制,"五课联动"将有助于大学生全面学习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发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集体力",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 关键词

    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五课联动”大学生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省质量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项目“理想信念专题教学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为例”(2019szjy021);安徽省思政工作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坚定理想信念的四个着力点赜探——基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维度”(sztsjh2019-4-15);
  • 文章目录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五课联动”的内涵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五课联动”的价值
    1.“五课联动”有助于大学生全面学习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2.“五课联动”有助于发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集体力”
    3.“五课联动”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三、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五课联动”的机制
    1. 明晰联动目标是“五课联动”的前提
    2. 搭建联动平台是“五课联动”的基础
    3. 整合联动内容是“五课联动”的核心
    4. 协同联动主体是“五课联动”的关键
    5. 丰富联动方法是“五课联动”的手段
    6. 注重联动反馈是“五课联动”的保障
  • 引用格式
    姜松梅,刘三妮.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五课联动”探究[J].煤炭高等教育,2021,39(01):76-81.DOI:10.16126/j.cnki.32-1365/g4.2021.01.010.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