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高敏周思佳
-
单位
河海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计划划科河海大学水科学研究院综合科
-
摘要
发展规划关键指标在高校凝聚共识、引领发展、配置资源中作用重大。相较于其他方法,定标比超法从具体节点入手,可量化、可操作,比较适用于制定发展规划的关键指标。高校在应用定标比超法确定发展规划关键指标时,首先要依据办学层次等实际情况确定目标高校,其次要根据内涵建设、社会关注、标杆方向、办学延续等明确关键指标,再者要采集标杆高校关键信息,最终要计算出"比超"理论值并确定关键指标的规划目标值。以H大学为例,应用定标比超法模选定关键指标和计算目标值,并实现了模型的可检验和可迭代。
-
关键词
高校发展规划关键指标定标比超法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项目“江苏省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ESI国际学科分析与推进策略研究”(C-a/2020/01/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高校‘十四五’战略规划关键指标制定及优化路径研究”(B200207056)、“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的科研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河海大学水科学研究院为例”(B200207080)、“研究型大学学科交叉建设模式的要素识别与构建——基于文本分析法的多案例研究”(B200207057);
-
文章目录
一、高校战略规划常用的分析方法
二、定标比超法的机理与高校发展规划关键指标制定的模型构建
1. 树立标杆
2. 明确关键指标原则
3. 采集标杆高校关键信息
4. 如何实现“比超”
5. 模型建立的初步探讨
三、定标比超法的实践探索
四、结论与启示
-
引用格式
高敏,周思佳.高校发展规划关键指标制定的定标比超法模型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21,39(03):22-29.DOI:10.16126/j.cnki.32-1365/g4.2021.0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