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何亚群谢卫宁石美路瑶王海锋
-
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现代分析与计算中心
-
摘要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是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的重要手段。以CDIO工程教育范式为引导,围绕现代仪器分析类理论课与实践课在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嵌入,使课程体系改革与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协调、传统教学方法与虚拟现实的统一、知识生产与创新实践的融合。通过发挥学生自主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转变现有工程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模式,构建与新经济模式及科技发展相适应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
关键词
现代仪器分析CDIO实践模式培养体系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新经济的能源矿业类高校优势工科专业改革探索与实践”子项目“矿物加工工程新工科人才多方协同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研究课题“基于现代分析技术的虚拟仿真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及课程体系改革实践”(GS2019YB22);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实践重点项目“基于现代分析技术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驱动机制研究”(2019YJSJG004);中国矿业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新工科’背景下现代分析技术理论及方法与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融合”(2019ZD06);
-
文章目录
一、从STEM到CDIO:工程教育的变革及其逻辑
二、现代分析技术融入工程教育体系的必然性
三、基于现代分析技术的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
1. 构建融合现代分析技术的课程体系
2. 建立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教学模块
3. 建设自主测试的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
四、基于CDIO范式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 明确以CDIO工程教育范式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2. 提升学生基于虚拟现实与自主测试的创新能力
3. 建立多管齐下的实践创新机制
五、结论
-
引用格式
何亚群,谢卫宁,石美,路瑶,王海锋.STEM通往CDIO的一种途径:论现代分析技术在工科卓越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煤炭高等教育,2021,39(04):105-112.DOI:10.16126/j.cnki.32-1365/g4.2021.04.015.